做懷揣夢想 敢于追夢的新時代青年——共青團集體學習心得體會
在路上的人,向前奔去,追尋自己的理想;在路上的人,腳踏實地,呵護他人的希望。這句話,是對集團共青團組織團支部書記們參觀交流的兩家單位:中國重汽集團、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最好的詮釋。
重汽企業成立之初,大洋彼岸的汽車工業正如火如荼,而我們國家的重型車制造之路并不好走。沒有基礎、沒有設備,重汽青年憑人工之力計算技術參數、手繪構件圖紙,用榔頭一下一下完成車身鈑金工作。毛澤東主席對該企業制造的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給予了高度評價,朱德委員長為之題寫“黃河”二字。
“黃河”奔涌至今,重汽青年的“激情力量”代代相傳。
在開展整車“高溫、高原、高寒”實地測試,援非技術支持,研發冬奧會雪蠟車、國防車輛等重點任務上,優秀重汽青年的身影比比皆是。同樣,他們立足企業之本,關注市場、渴求創新,改良奧地利“斯太爾”車型,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;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、電驅動、無級變速不僅便利了駕駛者,更奪得了出色的市場份額。廣大重汽青年愛崗敬業、擔當作為,涌現出一大批爭創一流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獻的先進青年集體。
聽過重汽一路走來的轟鳴,地鐵又從身邊呼嘯而過。我們有幸參觀了濟南地鐵八澗堡站——2、3號線的換乘站。站內青年工作人員占比達83%,平均年齡27歲,是一支年輕的地鐵隊伍,有能力讓濟南市民踏上安全的路。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攻關,繪制了“防汛作戰圖”,將多層站臺與防汛要點結合起來,便于緊急狀態下精準施策。面對大客流,他們主動請纓,加班加點守在站臺和換乘段的一線,引導快速分流,避免動線交叉。引入屏顯技術,實時投放車廂與站臺設施的位置,便于旅客找尋,降低安全風險。在日常,他們走街串巷,向市民宣貫地鐵乘車常識、糾正錯誤認識,讓濟南加快步入地鐵時代。
“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”,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勉勵新時代青年。在路上,他們年輕充滿朝氣,用青春孕育希望,厚植著精益求精的家國情懷,涵養了前赴后繼的進取品格。相信集團青年員工必將和他們一樣,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,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、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,立志做有理想、肯奮斗的好青年,讓青春在火熱的實踐中綻放絢爛之花。
(集團辦公室 譚帥)